有好的參與式設計,ESG創新才能實現

一個針對「利害關係人參與」的分享空間

讓利害關係人的參與,成為公司永續發展的驅動力

Google IO 2025
顧客不再走你的流程:AI 時代的服務設計,從「旅程」轉向「任務」

AI 時代重新定義了顧客體驗,從流程導向走向任務導向。本文透過 Google I/O 2025 的 Gemini 與 Project Astra 發表,整理出五個服務設計轉變的關鍵觀察,並說明 Result-as-a-Service(RaaS)、API-as-Brand、AI 觸點、多模態互動與資訊治理等核心概念,協助企業打造能被 AI 調用的服務模組,掌握未來競爭力。

閱讀更多
  • DreamVok 共同創辦人 (總監)
  • 5% Design Action 共同創辦人
  • 亞太服務設計學會常務理事
  • 台科大設計系兼任講師級專家
  • 國立政治大學講師級專家
  • 台科大設計系博士 (服務設計)
  • 臺大生物機電研究所
  • 永續管理師(TAISE證照)

Mike Wu

作為「工程腦的設計師」,始於工程的工作,習於實踐,喜歡創新落地的影響力。

然而,在認識「服務設計」後,才了解前端的商業策略才是落地與擴散的關鍵。於是,我很幸運的能與一群好友一起投入服務設計的行業。至今,已累積13年專業,曾協助產官學研不同領域單位推動商業創新、社會創新,擬定發展策略與落實方法。

而在參與上百個專案後,我發現一個共同點:所有創新都必須有良好的「利害關係人參與」規劃及體驗,才能獲得支持,並創造實質影響力。服務設計原就是一個著重「價值共創」的創新方法,在許多專案中,我們團隊的任務除了做好研究梳理、產業調查、創新發想,更重要的是如何運用服務設計的工具幫助利害關係人了解、提供意見、良性溝通、促進共識與認同,以至於創新不會停留在想法,而是有機會落地發展。

隨著永續發展趨勢興起,ESG已成為企業提升競爭力、爭取合作訂單、創造品牌價值所不可忽略的議題,利害關係人的參與及溝通將是企業推動ESG創新的關鍵。因此,我開設這個部落格就是希望分享經驗,並跟更多夥伴交流,如何運用妥善的利害關係人參與,促進企業ESG創新。

想了解更多部落格的發展背景,歡迎點擊下方按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