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好的參與式設計,ESG創新才能實現
一個針對「利害關係人參與」的分享空間
讓利害關係人的參與,成為公司永續發展的驅動力

理解 AI 的底層邏輯,打造我們的永續競爭力
想了解 AI 工具背後的邏輯嗎?這篇 Karpathy 影片觀後感,深入淺出地解釋大型語言模型(LLM)的運作方式,從 token 到幻覺,再到進階工具與個人化助理,幫助你在 AI 時代建立數位素養與永續競爭力。適合關心轉型與學習力的你。

顧客不再走你的流程:AI 時代的服務設計,從「旅程」轉向「任務」
AI 時代重新定義了顧客體驗,從流程導向走向任務導向。本文透過 Google I/O 2025 的 Gemini 與 Project Astra 發表,整理出五個服務設計轉變的關鍵觀察,並說明 Result-as-a-Service(RaaS)、API-as-Brand、AI 觸點、多模態互動與資訊治理等核心概念,協助企業打造能被 AI 調用的服務模組,掌握未來競爭力。

為什麼創新是企業因應全球ESG趨勢的關鍵:從雙重重大性到實務案例解析
企業該如何從CSR邏輯轉向ESG策略,真正實現永續轉型?本文深入解析「雙重重大性」視角下的風險與機會,並透過Unilever與IKEA三大實例,說明創新如何成為推動ESG的核心動能。適合企業決策者、創新負責人與永續策略規劃者參考。

提升創新專案管理的效率:運用4種服務設計工具組來做專案前期規劃,避免無法收尾的爛攤子
超級專案管理|How Big Thing Get Done 摘要 在ESG的趨勢推動下,商業創新與變革已成為現…

從《峰值體驗》給服務設計師的5個學習亮點
摘要 不知道大家看過《峰值體驗》這本書嗎?峰值體驗這本書的作者是汪志謙,曾擔任中華航空、Ubras、VIVOT…

透過「深度的玩」,達到培力與傳遞複雜觀念的目的:Climate Fresk桌遊
Climate Fresk 是一款以科學為基礎的協作式桌遊,幫助企業與團隊深入理解氣候變遷的因果結構。本文介紹其運作機制、學習成效與 ESG 教育應用,適合希望推動氣候行動與組織轉型的永續實踐者參考。

- DreamVok 共同創辦人 (總監)
- 5% Design Action 共同創辦人
- 亞太服務設計學會常務理事
- 台科大設計系兼任講師級專家
- 國立政治大學講師級專家
- 台科大設計系博士 (服務設計)
- 臺大生物機電研究所
- 永續管理師(TAISE證照)
Mike Wu
作為「工程腦的設計師」,始於工程的工作,習於實踐,喜歡創新落地的影響力。
然而,在認識「服務設計」後,才了解前端的商業策略才是落地與擴散的關鍵。於是,我很幸運的能與一群好友一起投入服務設計的行業。至今,已累積13年專業,曾協助產官學研不同領域單位推動商業創新、社會創新,擬定發展策略與落實方法。
而在參與上百個專案後,我發現一個共同點:所有創新都必須有良好的「利害關係人參與」規劃及體驗,才能獲得支持,並創造實質影響力。服務設計原就是一個著重「價值共創」的創新方法,在許多專案中,我們團隊的任務除了做好研究梳理、產業調查、創新發想,更重要的是如何運用服務設計的工具幫助利害關係人了解、提供意見、良性溝通、促進共識與認同,以至於創新不會停留在想法,而是有機會落地發展。
隨著永續發展趨勢興起,ESG已成為企業提升競爭力、爭取合作訂單、創造品牌價值所不可忽略的議題,利害關係人的參與及溝通將是企業推動ESG創新的關鍵。因此,我開設這個部落格就是希望分享經驗,並跟更多夥伴交流,如何運用妥善的利害關係人參與,促進企業ESG創新。
想了解更多部落格的發展背景,歡迎點擊下方按鈕